一、高科技企业及其特点
高科技企业是指以开发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而生产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其特点:①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使社会经济基础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一辆汽车的原材料成本只占总成本的40%,半导体芯片的原材料只占总成本的13%,高科技产品的高效益来源于其高附加值,其中知识、技术已成为极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技术是为人所掌握和利用的,所以,高科技企业里掌握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导的生产要素。②创新性。这是高科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高科技企业竞争的实力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有赖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③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一方面,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垄断力和极强的扩张力,因而表现出高成长性。④高获利能力。高科技企业不像传统的行业。它物耗少、获利多,如一套财务软件一万元,物耗主要是一张几元钱的光盘而已。这样高的获利能力是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二、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特点
与高科技企业的特点相联系,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人力资源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不同的人力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以及适应能力的不同,在价值的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高科技企业是由具有高新技术知识的人员构成,他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决定因素,能够创造出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因而他们应成为企业剩余所有权的拥有者之一。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由于各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使得专用性和稀缺性很强的人力资源呈现出很大的流动性。
三、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的知识、技巧和技能,与人本身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人力资源会计就是把具有一定的知识、技巧和创造财富能力的人,作为可计量的资本要素来进行会计核算。高科技企业主要是由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组成,这些以知识、信息、科学技术为主体的人力资本在一定意义上是比实物资本、货币资本更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如美国微软公司,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仅为143.87亿美元,而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估计达1485.9亿美元,二者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是人力资源所致。微软公司雄居世界软件业之首,其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大量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中,科技进步因素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上升到60% ~ 8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高科技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投入中,知识、技术、信息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往往占到生产成本的90%。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对高科技企业的作用将超过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这说明了高科技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对象将从有形的生产要素转向无形的生产要素为主。
传统的会计模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主要围绕有形资产来设计和运行的,而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相对贫乏。在传统会计模式下高科技企业的会计核算会存在以下问题:
1.高科技企业以当今世界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中的人力资源作为其主导的生产要素,必然要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传统会计中,企业把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包括培训支出、人事管理费用等当作当期费用支出入账。但是目前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使得各期盈亏报告不实。而实际上这些人力资源的支出,其受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按照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应予资本化,应属于资本性支出。传统会计把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虽然会计处理简单,通过降低企业当期的利润,达到少交所得税,但这样使损益表上列示的净利润不真实,并且资产负债表上也未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予以揭示,这样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高科技企业如此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没有体现出高科技企业的高收益性、高成长性的特点、使企业价值被大大低估。我们知道高科技企业是需要风险投资支持的,如企业价值被低估,则在引进风险资本的过程中将会导致高科技企业失去更多的股份,使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投资者投入资金是基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而高科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上,如果不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适当反映,投资者就无法获取真实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2.传统会计模式下没有披露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没有突出人力资源在高科技企业的重要地位。高科技企业是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科技开发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因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科技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高科技人才在高科技企业里显得尤为重要。但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资产是有形资产,存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形式,故传统的会计模式主要围绕有形资产设计和运行。在会计披露中,以资产负债表为例,能给高科技企业带来增值的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反映,没有突出人力资源在高科技企业的重要地位。
会计不仅起着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报告资产有效利用情况的作用,而且还向未来或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信息不仅反映企业过去的成就,而且面向未来,从而使未来或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据以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针对传统的会计模式下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将人力资源投资作资本化处理。这样符合配比原则,可以正确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以后,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资产中包含了人力资产。假设当期企业资本(不含人力资本)等影响利润的其他因素未发生显著变化,可以用每单位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净利润增加额,即边际人力资产净利率来评价人力资源投资对净利润的贡献,利用该指标能更准确的衡量与评价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可以反映高科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在将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力资本还具有可变资本的特性。按照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学说,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而且在高科技企业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是主导的生产要素,存在知识雇佣资本的形式,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已超过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在一般的公司制企业里,存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委托代理制,谁拥有资本谁就享有最终的剩余索取权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物质资源和劳动只不过是完成价值增值的一个手段,而在高新技术企业里,拥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及其具备的创新能力则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知识创新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拥有物质资本获得的财富,拥有知识比拥有资本更易获得成功,有了技术便有了企业,资本所有者则退居其次。风险投资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就表明了市场及投资者对人力资源的知识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增长的这种期望及认同。在知识雇佣资本的体制下,知识创新者理所当然的应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所以应该让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享有剩余价值索取权。我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如联想、四通、华为公司等都已实现了股票期权计划,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这极大的刺激了高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
第二,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不仅要充分披露而且要及时披露。高科技企业比一般工业企业风险大,科技开发风险影响着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一些关键岗位的高科技人员的流失会对企业的科技开发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要提供及时的会计信息,以反映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减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人力资源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二
【摘 要】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营有重大影响。文章主要对其影响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核算和账务处理及纳税筹划方面给出一定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新税法; 电力企业; 税务筹划
一、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对企业日常财务核算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税法也有较大改动。新准则和新税法的变动和施行对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工薪酬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工资性支出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支出,所以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但工资费用并不是说据实扣除没有限制,如企业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保险费外,企业为其职工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商业保险发生的保险费,不得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不允许扣除。由于工资薪酬内容涵盖多,职工范围扩大,所以2008年开始相对的工资总额支出绝对数增加很多。现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垄断企业工资收入,因此以上的变化对电力企业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职工福利费不再按照工资总额计提,而是按实际支出核算,实质是减少职工福利费用支出调节空间。新准则规定工会经费允许按工资的2%计提,但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时才能在税前扣除,如果计提不交纳或不全部交纳,需要做纳税调整;职工教育经费允许按工资2.5%的比例计提,也是在实际发生时才能在税前扣除。实质上也减少了企业对这两项费用支出的调节空间。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新准则取消了存货的后进先出法,而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发电企业来说,所谓的库存商品即所发电能,核算相对简单,主要可操作环节还是对于一些原材料尤其是原煤的存货核算方法。一般情况下,电价受宏观政策调控,不能完全市场化,所以对煤的原材料成本核算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在煤价有上升趋势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节税”;而其有下降趋势,则应采用先进先出法“节税”;当上下波动幅度较大时,企业则应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从而避免因销货成本的波动而影响各期利润的均衡性,使企业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
(三)业务招待费支出
业务招待费用是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各国税法基本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不能在税前全额扣除,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限额内扣除。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拟按实际发生额的50%在税前扣除。随着市场化的进展,电力企业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会越来越多,要认真学习各项相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研究政策,合理为企业节约成本。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
原会计制度规定,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资产仅限于固定资产,且只有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才可资本化。而新会计准则规定,除专门借款外,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也允许资本化。另外,建造合同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等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认定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对于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中使用流动资金借款或其他借款的电力企业,这一改变会增加工程造价,降低在建期间费用化的利息,从而增加在建期的利润。电力企业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所占比例非常大,每年有许多的基建项目。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会增加很多,相应的当期财务费用会减少。因此,借款费用核算得准确与否,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关系到以后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当期损益的增减变动。
(五)资产减值准备
新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企业操纵利润的随意性,减少了公司操纵利润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因为公司长期资产占所有资产比重较大,以前每年计提减值准备数额较大,而当年转回的减值准备比计提的还多,所以对当年利润有重大影响。在年终决算之前,应充分考虑应对措施。
(六)递延所得税
新准则引入“递延所得税”概念,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其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计税基础与会计基础差异,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中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的使用年限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重新估计,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操作规范都可能对其使用寿命和价值产生影响,重新估计后就可能造成计税基础与会计基础存在差异。因此,设备价值重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未来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金额的判断,对管理和职工的知识储备及对相关政策的把握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行
新准则允许资产价值随着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的真正价值。公允价值的计量对于发电企业,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价值重估、存货材料的核算等。在实际工作中,公允价值的获取难度较大,一是我国的外部市场机制目前并不完善,计量口径难以准确掌握;二是部分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成本较高,涉及到企业对此的利弊权衡。
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人员素质、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决策程序等提出新要求
(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宏观及与公司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经济政策要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学习,正确贯彻执行。新准则下,会计业务的处理更依赖于对准则的正确理解。同时,随着会计管理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链条进一步延伸,财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要全面了解并具备一定的电力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管理,这样才能适应岗位要求。
(二)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预算管理方面。由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市场的关联度更高,收入和成本更难预计,会计人员对市场把握的准确度要高。在预算对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的趋势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关注程度,加强预算跟踪、监控和分析,确保预算功能的充分发挥。
2.考核体系面临挑战。新准则立足于“资产负债表”,改变了以往过度重视当期利润的情况,更加注重股东价值回报。未来的考核体系应当建立以利润考核为基础,以股东收益回报为核心,综合评价企业投资回报的考核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对信息化的依赖性更强。对于新准则的贯彻落实,信息化规模在市场、业务、决策信息的获取方面要逐步扩充和完善。电力企业大多采用统一规定的远光财务软件,其操作流程的简捷性和模块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新准则和新税法下纳税筹划应关注的要点
(一)优惠政策
电力企业可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
1.符合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实行加计扣除。
2.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3.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和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享受税收减免。
4.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以及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网友回应